|
2007年,雅戈尔创始人李如成出现在浙江一个企业家与官员交流的会议上。这可不常见,因为以前他总是缺席这种场合。这次,李如成却异常兴奋地说:“我拿了100亿,就是来谈投资的!”
: s0 L/ R* q9 `0 a k- A, C0 H2 F+ _- {
雅戈尔这家起家做服装的企业,不仅在金融和房地产投资上风生水起,还被大家称作“服装界的巴菲特”。雅戈尔在1997年投资宁波银行,1999年花3.2亿元买入中信证券的股份,后来这些投资为企业带来了巨额收益。 ' F5 X7 u8 M( r% C/ N
0 ]2 y+ B' H+ T9 D除了股权投资,雅戈尔也早早涉足地产。1992年就成立了雅戈尔置业,2010年其地产收入甚至超过了服装业务,一度成为公司的“头号挣钱机器”。 . m {4 T4 T, {, v, G- i
' D* V) H4 r! |( G
靠着地产、投资双管齐下,雅戈尔在2007年至2023年累计净赚了476.4亿元,比服装主业赚得多得多。李如成直言:“什么主业不主业的,赚钱就是我的主业!”
6 q+ Z5 D0 r- p N& b4 a, O# X9 U5 G& D. p+ x/ ^. q! Q
但这些年,他开始重新思考:“服装才是雅戈尔的根,才有可能成为百年品牌。”
- f7 D& a3 N! ~
# ]# m4 G1 @% Q8 W2 t* z. ]1979年,宁波一个叫“青春服装厂”的小作坊成立,仅靠几台缝纫机接些袖套、背心的加工活儿。1981年,29岁的李如成被调到这家厂,当时厂里连工资都发不出,他却靠突击加工棉袄,一口气赚了20万元,顺利成为厂长。 4 a8 j" ^) u7 i6 O7 z5 y/ y
7 U3 J/ ?! p) I4 D不满足只做代工,李如成决定自创品牌。他瞄准衬衫市场,推出了“北仑港”品牌,主打防皱、防缩,一经推出就大卖,重庆甚至发来电报催货。
_; C9 K/ u5 `
' w2 h7 K+ j, i* O. I1990年,他又创立了“雅戈尔”品牌,引入日本先进的免熨技术,迅速成为全国“衬衫大王”。1994年,雅戈尔营收突破4亿元,并将目标瞄准了“服装之王”——西服市场。 / E2 w5 F3 f7 O. L5 ^% C
7 n: q3 L+ j; a5 k W3 C* K
通过大规模引进欧洲先进设备、建立庞大的自营网络,雅戈尔的西服事业迅速崛起,后来甚至超越了行业龙头杉杉。
7 z1 P$ g( ^8 N' L/ V) Z4 z
, o! y ]. U% J2 C7 l面对国内服装市场的激烈竞争,李如成决定走一条少有人敢走的路:掌控上游产业。他投资上亿元建立纺织城,介入织造、印染等环节,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自给自足。 " Z# X/ p6 x% g3 V4 Z
0 d( r. l h" t“自己掌控生产线,不是为了赚钱,而是为了随时满足我们服装业务的需求。”李如成说。 ( w! ~- h; x* Q4 q- C
0 a2 c2 b: G0 H. H+ f到了2007年,雅戈尔衬衫和西服的市场占有率都连续多年排名第一。然而,多元化的投资路线也让人质疑雅戈尔是否“放弃了主业”。
' z* U Y S' T9 y7 ]; Z8 ]; T4 ^* f, g
近几年,雅戈尔逐步剥离非主业业务,把地产业务卖给宁波市国资委,还退出了大健康领域。与此同时,他们大力布局时尚版图,收购了多个国际潮流品牌,试图在服装、箱包、美妆等领域打造全方位的时尚帝国。 ' f& E U) J% o3 T
U" |2 r6 F& S
为了更好地贴近年轻消费者,雅戈尔不仅收购了潮流品牌,还加速开设自营门店,并通过银泰百货的渠道资源扩大市场影响力。 ; U: V8 Q0 d2 @/ p* p. J2 i
* L" z* D* I! E- g; E9 J: ?李如成也对老本行进行了技术升级——投资智能工厂,将单件西服的生产周期从60分钟缩短到40分钟,还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。 $ m3 d. A1 @/ P2 x. U
1 w. g+ r. F/ Y5 K& V& J8 @
虽然服装业务的业绩短期内仍在调整,李如成并没有放弃他的梦想。他办公室里摆着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团的品牌展板,暗示着雅戈尔也要向国际化的时尚巨头迈进。 / u9 S" {( Y, w4 F
2 h5 f% \' i8 ]2 |“美国有耐克,德国有阿迪,雅戈尔也能成为那样的品牌。”李如成说。 ; K2 R: E0 ^& M' k
显然,“宁波裁缝”要用他的方式,为中国服装业缝制一个更大的未来。
! H+ X3 K2 O F; V; a$ x4 T' {3 m2 V
5 B, u* t0 r& o1 c
8 B/ N& M/ u0 c+ ?& p
. Z$ Y2 \) D9 s, D |
|